面積不大的澳門,
真的很適合安排三天二夜的小旅行;
再參觀完澳門大炮台後,
我們沿著澳門博物館的手扶梯走直通大三巴牌坊。
1835年火災燒掉聖保祿教堂和聖保祿學院,
只剩下地基、聖保祿教堂正面牆壁和教堂前的階梯,
當地人因前壁設計類似中國傳統牌坊,
故稱為大三巴牌坊。
天主教教堂中少有的中西合壁設計風格,
前壁單薄還能屹立至今真的也很厲害!
和咱家老爺子多年前曾來過澳門一天,
對澳門最鮮明的印象就是議事亭前地、大三巴牌坊和澳門旅遊塔;
以前可以沿著平台上去牌坊參觀,
這次卻沒看見,
有些可惜。
昨晚欣賞過夜晚的大三巴牌坊,
白天的大三巴牌坊另有一番風味!
沿著大三巴手信街試吃、購買伴手禮,
人潮擁擠,
推著孩子實在不方便,
行前網友推薦的美食都不知身在何方。
網友推薦必吃的義大利手工冰淇淋"檸檬車露",
任選二種口味MOP $35,
我們有旅遊優待券可以免費加一種口味;
我選了紅梅、巧克力和檸檬(巧克力需加MOP $5),
有酸、有甜很好吃,
只是也沒有美味到飛上天那種感覺;
我們就這樣吃到都不知道著名的盧家大屋就在隔壁而已,
而且人潮之多,
超想吃恆友咖哩魚丸的我更是懶得排隊,
看來那時候真是累斃啦!
大三巴牌坊的每一條街道都塞滿了人群,
多到令人感到窒息,
無意識地和遊客們一直往前走。
其實我比較想吃大利來豬扒包、和比較有名的瑪嘉烈或安德魯蛋塔,
但,
珊爸和咱家老爺子早午餐只吃了一點點粥品,
而且我一直告知行程安排了很多澳門小吃,
結果因為人潮擁擠而懶得排隊買,
竟讓他們大餓肚子;
隨便選了一家買了二份豬扒包和三個蛋塔(MOP $80),
原本就不好蛋塔的我只能乾瞪眼,
一看這豬扒包的模樣更是完全沒食慾,
果然大伙的評價和照片一樣!
稍微填飽肚子後,
我們繼續往前,
位在板樟堂前的玫塊堂是一座鵝黃色典雅的教堂,
建於1587年,
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因為帶著寶妞只想拍下到此一遊的照片,
相較於昨晚,
我還是比較喜歡夜晚裡那股悠靜的狀態。
在手信街上試吃了多家餅店,
我們比較偏好鉅記的口味,
所以今天火力全集中在鉅記。
寶妞也累累!
議事亭前地因其地於葡萄牙的議事機構澳門議事會前而得名,
是澳門四大廣場之一,
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當地人稱這裡為"噴水池",
是澳門的市中心,
廣場上隨時擠滿大包小包的觀光客,
周圍有很多歐洲建築,
不過現在已成為觀光商業區。
一定要來張寶妞到此一遊的紀念照!
建築有濃濃南歐風情的民政總署大樓,
前身為市政廳,
目前可參觀畫廊和花園。
萌翻的寶妞總會讓我們忘了一切辛苦,
也讓我們是忘了要幫她拍攝到此一遊紀念照,
而猛拍出一張張她的個人寫真。
這樣走馬看花的出遊,
還好有家人的體諒得以美好!
從議事亭前地到媽閣廟前地,
步行約末二十分鐘,
有老、有小...還是搭公車(MOP $20)比較實際!
原稱媽祖廟,
主奉天上聖母,
是澳門著名的名勝古蹟之一,
建於明朝,
至今已逾五百年,
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媽閣廟和台灣廟宇差不多,
甚至有些小;
考量寶妞還小,
我們僅在外頭誠心拜拜。
今天沒什麼遊客,
對比剛在議事亭前地的人山人海,
這裡感覺有些荒涼;
珊爸想試試澳門的叭噗,
硬是要求珊妹買一支,
一支MOP $10,
只給一小小陀冰(噓!大家笑翻啦!)。
媽閣廟左方的建築物是海事博物館行政大樓。
知名的鉅記餅家在這裡也有分店。
(背景是聖母雪地殿聖堂及燈塔模型)
沿著手信店旁小巷閒逛,
順著路下去是媽閣斜巷,
這條小巷又稱萬里長城,
以前澳門的城牆就建於此,
雖說是萬里長城,
實際走完整條巷子都不需要一百步吧!
沿著巷子還可以參觀媽閣附近幾個著名景點(港務局大樓、鄭家大屋...),
只是天氣炎熱,
大伙也累了,
於是沒再往前。
原本晚餐安排三元粥品和陳光記燒臘,
但,
大伙真的都累了,
無論是繼續閒逛或回飯店再往返(新馬路)都不是好方式,
反正花費都控制在預算內,
就近在威尼斯人酒店或飯店內的餐廳用餐還實在些!
有好的體力才能繼續更美好的旅程!
(搭公車到澳門碼頭再轉搭飯店免費接駁車回飯店)
相關閱讀:兒童節,背著寶妞遊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