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咱家老爺子來在台南定居這麼多年,
顯少帶他走訪台南的古蹟,
11/06下午臨時決定和咱家老爺子外出走走,
因為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
所以選擇離家近的"安平"。

第一站,
我們來到安平樹屋和德記洋行,

非台南市居民的咱家老爺子得花錢買門票(50元)。



但,
其實這個景點也是我第一次參觀。

樹屋入口處的橘黃色牆,
濃烈的色調與簡單的線條,
拍出來的照片都能呈現飽和的色澤。


橘黃色建築物裡,
除了安平樹屋介紹外,
也有販售紀念品、伴手禮的商店。


樹屋,
是原英商德記洋行的倉庫。

從砌牆古磚推取自熱蘭遮城紅磚及門楣花崗石、窗框基石與木屋架構判定,
推測最早應建於十九世紀末及日治初期;
此處曾做為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出張所倉庫,
現況規模即為日本人增建。

老榕樹氣根自然而然自損壞的屋頂上垂直下攀附生根,
形成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的特殊景觀,
因而被稱之樹屋。

最早期,
由於老榕樹陰氣重,
荒廢的樹屋曾經被當地人視為鬼屋,
直到2004年樹屋經過台南市府重新打造,
並列入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後,
終於綻放出閃亮的光芒,
就此顛覆了傳統想法而化身為安平著名風景區的景點。

光、影與樹根。

剛進去,
真的被屋內屋外多株百年老榕樹盤根錯節佈滿牆壁所震攝,
往屋子裡面走,
屋子隨著歲月早已頹圮不堪,
但是榕樹卻依然茁壯生長。



樹屋的面積相當大,
裡面鋪了許多步道,
還搭設了空中木棧道(相當於二層樓的高度),
讓人們穿梭於樹屋間;
沿著參觀動線走進屋內、登上樹屋俯視,
可見被榕樹壯觀盤踞的樹屋,
蔓延整個牆面及地面,
驚嘆植物堅韌的生命力。


一束束、一把把的氣根凌空而降,
我想長長的鬍鬚擺動在空氣中或黑夜中,
即便規劃的再完美,
還是會讓人覺得有些陰森吧?!

生長茂盛的榕樹與建築物糾纏不清,
讓本來平淡無奇的建築物成為一個擁有特殊情調及神秘氣息的安平樹屋。

走到那裡都要來一下"打卡"的滋味!

走出樹屋,
是一個適合全家出遊踏青的好場所。


再往後走,
有一座空橋。

橋步道的末端是一座瞭望台,
在瞭望台上看安平樹屋,
高大的榕樹有如一座森林;
瞭望台也可看到鹽水溪畔整片的紅樹林生態,
以及欣賞台江的自然生態之美。

安平樹屋與德記洋行,
這兩個景點是一起的。


樹屋旁的白色建築物是三級古蹟德記洋行,
屋前花園立著一塊石碑,
石碑上記載著德記洋行的沿革,
以及民國八十五年台南市政府重修德記洋行建築的概略始末。

德記洋行整棟建築坐北朝南,
主樓梯設於正向中央,
為了避免日麗及雨水,
三面有拱廊,
所以拱圈成為建築上的重要特色。

走廊圍以綠釉瓶飾欄杆,
白色粉牆。

現在的德記洋行早已失去商業功能,
在奇美公司捐贈下已規劃為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以蠟像展出台灣早期生活樣貌,
還有時空走廊的設計將德記洋行的歷史、成長軌跡以圖片資料展示。


因為這裡大部分都是禁止拍照,
想要一窺究竟,
得要親自來到這裡體驗囉!

第二站算是近來的一個新興景點,
我是衝著網友分享而來到此。

夕遊出張所名稱的由來為,
夕遊為日文"鹽(sio的諧音)",
出張為日文"出遊"之意。

開放時間,
假日10:00-21:00、平日11:00-20:00。

門口處的祈願樹,
樹上掛滿著許多祈願卡,
而樹下有隻夕遊福狸。

尚未進入屋內前,
有一處"手水舍"。

夕遊出張所是日治時期供日本人出差辦公的辦公室,
在當時屬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的安平分室,
光復後被政府定為市定古蹟,
這幾年委託皇尚企業經營,
重新讓古蹟活化,
打造成台灣第一座的古蹟spa體驗館。

館內展示各種鹽、鹽雕、加鹽美食。

有咱家老爺子、我、和...的生肖。


最受矚目的就是"366色生日彩鹽"。

只是,
這裡不算大,
參觀的人很多,
使得小小的空間裡,
有點擁擠的感覺,
尤其到訪的大家都在找自己的生日鹽,
所以要取到一個完全沒有遊客的角度,
真的是很不容易。

如果是相同色系、色調的鹽,
通常會變成好朋友,
而夫妻間,則往往是互補色的鹽。

關於這一點....,
咱家老爺子是灰白色,
我是亮黃色,
算是互補色嗎?


將日常唾手可得的鹽,
依不同生日而上色,
賦予不同的個性及特色,
在網路上造成話題,
也成為獨特的文創伴手禮。

一份一百元,
我,
當然也不會錯過。

榻榻米和室,
我有錢也要在家裡搞一間。

後頭有一塊露天空地,
提供基本餐飲,
不過,
我們已經答應珊媽回家吃晚餐囉!

偶爾出外踏踏青、拍拍照,
挺不錯的!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