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月子中心回家後,

開始,

日夜顛倒的日子(珊媽顧白天、我顧晚上),

沒耐性的我開始會小兇她一下;

後來,

查詢相關資訊,

心裡有底小寶妞可能是嬰兒腸絞痛,

想不到我這個當媽的竟然這麼沒警覺性,

還一直認為她是個很難帶的小孩,

對她真的是充滿著內疚。



從剛開始的一直踢腳、不睡覺,

到歇斯底里的哇哇大哭;

而且,

原本只發生在半夜,

時間竟然延長至上午時段,

看著她小小臉龐忽紅忽白、爆青筋的模樣,

我的心也跟著糾結,

說好的勇敢,

頓然消失的無影無踪。

(咱家老爺子平日要上班、晚上要幫忙顧小孩逕而壓力大到有夢遊現象)



10/30又是鬧了一個晚上,

一早起床立刻請咱家老爺子到24小時的藥局買了瓶脹氣膏,

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按摩5-6次(喝奶前後半小時不能擦、並閉開肚臍),

藥膏內含有些許的薄荷可以舒緩疼痛。



但,

塗抹脹氣膏似乎對小寶妞的幫助不大,

她依然疼痛的哇哇大哭,

當她小小的手用力的緊抓著我,

我只能陪著她一起落淚;

忍不住這種煎熬,

冒著可能被感染的風險帶她到小兒科就診。



三天份的腸胃藥和一瓶脹氣膏,

似乎也看不出大成效,

為了舒緩疼痛,

只能加減繼續吃著。



心疼小寶妞,

持續在網路上查詢可以舒緩她疼痛的各種秘方,

在Babyhome上看到有媽媽推薦用"茣茱萸(中藥)"加食用白醋調和,

再貼在小寶寶的腳底板;

心想只要不危害健康,

又能舒緩小寶妞的疼痛,

怎樣都要試試看,

於是請珊媽到中藥房買來一試;

珊媽請中藥行將茣茱萸磨成粉末狀,

並使用煮湯圓後發酵的糯米水下去調和(中藥行老闆不建議白醋而送我們一瓶),

一次用量約一元硬幣大小,

用化粧棉加透氣膠帶或網繃固定住即可;

每次貼完就能聽到小寶妞的排氣聲,

感覺蠻有效的,

腸絞痛發生的頻率減少,

晚上睡眠時間也能增長。



有時候腸絞痛發生時,

把小寶妞抱著趴直在胸前,

小腳彎曲拱起來也可以舒緩她的疼痛。



我的寶貝,

爸媽希望妳能夠平安、健康的長大,

偶爾能看到妳的笑容、和熟睡的臉龐,

媽媽就很心滿意足。



腸絞痛在嬰兒未滿四個月前,

腸壁的神經發育不成熟,

造成腸道蠕動不規則,

容易蠕動過快、糾結一起而導致痙攣疼痛,

這種症狀並不是疾病,

無法治療,

通常只能等寶寶身體哭官發育成長而好轉(通常3-6個月會自然消失);

只是,

看著她熟睡的臉蛋,

心裡還是無限糾結,

畢竟她才一個月大,

接下來的日子,

她,

我們,

又該怎麼面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紫 的頭像
    小紫

    帶著相機去旅行的小紫

    小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