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安東尼.高第(Antoni Gaudi)是西班牙最為人所知的建築師,
在巴塞隆納市區及近郊,
高第的作品總計有十二處多,
包括尚未完工的聖家族教堂;
高第的設計將原本建築方方正正的既定印象,
打造出只有曲線沒有直線的世界,
且運用大自然的元素融入設計中,
所以來到巴塞隆納就一定要來趟高第建築巡禮啦!

位在巴塞隆納市區的米拉之家也是出自高第之手。

我們今天的重頭戲行程是奎爾公園(Park Guell),
在巴塞隆納市區及近郊,
高第的作品總計有十二處多,
包括尚未完工的聖家族教堂;
高第的設計將原本建築方方正正的既定印象,
打造出只有曲線沒有直線的世界,
且運用大自然的元素融入設計中,
所以來到巴塞隆納就一定要來趟高第建築巡禮啦!

位在巴塞隆納市區的米拉之家也是出自高第之手。

我們今天的重頭戲行程是奎爾公園(Park Guell),
和聖家族教堂(Sagrada Familia);
首先我們先來到奎爾公園,
公園佔地非常大,
可以免費入場。

順著指標,
順著人潮,
就抵達了奎爾公園。

整個公園是一位有錢人奎爾所購買的山坡地,
委託高第將整個公園打造成一個高級住宅區,
但最後只完成二棟房子及公共設施,
後來以失敗的房地產收場;
1923年奎爾子女嫌地處山坡離市區太遠,
損贈給巴塞隆納政府,
奎爾公園改成公共公園,
1984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奎爾公園內高第的住所,
現在是高第之家博物館,
展示高第設計或使用過的家具,
不過這裡是需要付費參觀的。

奎爾公園的核心地帶,
在山丘的地理位置,
可以遠眺整個市區,
包括未完工的聖家族教堂和地中海,
非常美麗。

廣場擠滿了人群,
這裡最知名的就是這座全世界最長的蛇形長椅;
廣場邊緣的波浪狀長石椅,
打破了一般認知的印象,
它其實是百柱廳的"屋頂邊緣"。

高第結合圍牆與座椅,
做了出如蕾絲滾邊的曲折座位,
上面又貼滿了五顏六色的馬塞克,
沒有一處重複圖案,
營造出豐富的視覺感受與活潑的氣氛。


看起來堅硬的座位,
其實很符合人體工學,
坐在上面曬太陽、欣賞風景超享受。

椅子上還有排水孔。


為避免將山坡夷平,
街道或緊沿山坡蜿蜒而行,
而建材與造型也盡可能自然,
所有柱子都以較不會破壞自然景觀的磚塊建成。

奎爾公園特殊的拱形走廊也是特色之一,
來自蒙瑟瑞聖石山的石塊做的拱形走廊,
是高第參考植物生長時自然彎曲的角度所設計。

內部並無任何支撐,
空間看似歪斜,
卻是平衡。

以石塊自然堆砌而成,
充滿著原始的味道。

百柱廳,
八十四根圓柱支撐著上方的廣場,
柱子裡面其實是中空的,
因為上面的地板的材料透水,
下雨滲透後,
將水收集到貯水槽中,
提供給居民澆花使用,
將建築與自然融合。

天花板也以漂亮的馬塞克磁磚加以點綴,
天花板上有四個美麗的彩繪瓷盤,
分別代表著春、夏、秋、冬四季的太陽。

這個地方,
原本是設計做購物市集,
但因為圓柱間的回音效果極佳,
讓許多街頭藝人利用回音極佳的優勢在此表演。

高第的巧思,
讓最外面的景觀及視覺角度達到最佳效果,
所以圓柱看起來好像因為施工而歪歪的。

順著階梯往下走,
奎爾公園裡最大的賣點,
就是這個馬塞克變色龍和蜥蜴出口水;
真的好多觀光客一直和他們拍照,
要捕捉到和他們獨影的機會可是要等上好一陣子。

這隻彩陶拼貼的大蜥蜴,
幾乎等於高第、等於奎爾公園,
算是鎮園之寶。

大蜥蜴兼具了排水功能;
每當大雨滂沱時,
它的嘴中就會噴出由百柱廳流下來的水,
崇尚自然的高第偏好將大自然融入作品當中。

大圓盤是加泰隆尼亞的守衛神"變色龍"。

變色龍一樣兼具了排水功能;
不過看久了,
讓沒藝術天份的小紫錯覺它像"豬哥流口水"...,
真是太對不起高第的創意啦!

兩座超級可愛的小屋,
分別是守衛室和管理室。

屋頂是波浪型的陶磁片加上馬塞克拼貼裝飾,
屋頂上細高的螺旋型塔和十字架,
都是高第在建築上愛用的標誌。

奎爾公園,
有如蛋糕般的夢幻小屋、希臘式的百柱、馬塞克彩龍、變曲的座椅....,
與其他建築大大不同,
真是太酷了;
教人不由自主的為建築鬼才"高第"才能所攝服,
難怪奎爾公園人潮總是絡繹不絕。

能夠走馬看花地走進高第的大觀園,
也算是讓我大開眼界囉!

接下我們要參觀高第的另一項偉大建築"聖家族教堂(Sagrada Familia)"!

聖家族教堂,
1882年啟建,
但一開始的建築師與宗教團體意見不合而辭職,
改由高第接手,
因為高第不欣賞前建築師的設計,
將原先設計的新哥德式教堂改為加泰隆現代主義。

直到1926年高第去世,
經過一百多年,
至今仍然繼續建造,
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還未完工就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建築物。


牆上的雕塑展現了由童貞瑪利亞懷胎到基督長成的故事,
雕塑風格花俏美麗,
讓看的人感受到一片歡愉、平安、快樂的氣氛。

繁複精緻的雕刻,
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柱底大海龜取材自中國的建築,
有長壽之意,
代表基督的永生。

西側的受難面,
雕塑線條簡單流暢,
彷彿是在跟我們訴說著民間疾苦。


榮耀門面。

聖家族教堂的設計完全沒有直線和平面,
而是以螺旋、錐形、雙曲線、拋物線各種變化組合而成這個韻律動感的神聖建築,
內部創意來自大自然景物,
教堂挑高的天花板樸素美麗,
彩繪玻璃簡單絢麗,
內部的樑柱雕飾靈感來自樹木的枝幹、枝葉和花朵,
......。

以完美、協調的手法呈現,
線條簡潔俐落,
令人激賞!

咱家老爺子拍了很多聖家族教堂內部的照片,
每一張都很壯觀美麗,
但對負責文字記錄的小紫而言,
實在無法用適當的文字語言將這些美好敍述給部落格的朋友們!

博物館位於教堂的地下室,
裡面展示告解室、雕塑品、和繪畫,
還有這座教堂的模型、平面圖和其建造工法,
將聖家族教堂介紹的非常透徹。

每個門面都建有四座鐘塔,
共計十二座,
分別代表耶穌的十二個門徒;
在建築的中央另有六座高塔,
其中四座代表聖經四福音作者(馬太馬可路加、約翰、聖母瑪利亞和耶穌);
所以整個聖家族教堂總共建造十八座高塔,
目前大概只完工五成,
預計全部完工還需要(((二、三十年)))吧!

聖家族教堂,
立面的巍巍壯觀,
繁複精緻的雕刻,
充滿無限的想像力,
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即便高第無法在生前完成他的巨作,
但他的精神卻傳承下來,
由更多藝術家繼續這份神聖的工作,
不同時期、不同建築師的個別風格,
見證了歷史風采;
聖家族教堂將高第的建築生命推向最高點,
所以絕對不能錯過!

首先我們先來到奎爾公園,
公園佔地非常大,
可以免費入場。

順著指標,
順著人潮,
就抵達了奎爾公園。

整個公園是一位有錢人奎爾所購買的山坡地,
委託高第將整個公園打造成一個高級住宅區,
但最後只完成二棟房子及公共設施,
後來以失敗的房地產收場;
1923年奎爾子女嫌地處山坡離市區太遠,
損贈給巴塞隆納政府,
奎爾公園改成公共公園,
1984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奎爾公園內高第的住所,
現在是高第之家博物館,
展示高第設計或使用過的家具,
不過這裡是需要付費參觀的。

奎爾公園的核心地帶,
在山丘的地理位置,
可以遠眺整個市區,
包括未完工的聖家族教堂和地中海,
非常美麗。

廣場擠滿了人群,
這裡最知名的就是這座全世界最長的蛇形長椅;
廣場邊緣的波浪狀長石椅,
打破了一般認知的印象,
它其實是百柱廳的"屋頂邊緣"。

高第結合圍牆與座椅,
做了出如蕾絲滾邊的曲折座位,
上面又貼滿了五顏六色的馬塞克,
沒有一處重複圖案,
營造出豐富的視覺感受與活潑的氣氛。


看起來堅硬的座位,
其實很符合人體工學,
坐在上面曬太陽、欣賞風景超享受。

椅子上還有排水孔。


為避免將山坡夷平,
街道或緊沿山坡蜿蜒而行,
而建材與造型也盡可能自然,
所有柱子都以較不會破壞自然景觀的磚塊建成。

奎爾公園特殊的拱形走廊也是特色之一,
來自蒙瑟瑞聖石山的石塊做的拱形走廊,
是高第參考植物生長時自然彎曲的角度所設計。


內部並無任何支撐,
空間看似歪斜,
卻是平衡。

以石塊自然堆砌而成,
充滿著原始的味道。

百柱廳,
八十四根圓柱支撐著上方的廣場,
柱子裡面其實是中空的,
因為上面的地板的材料透水,
下雨滲透後,
將水收集到貯水槽中,
提供給居民澆花使用,
將建築與自然融合。

天花板也以漂亮的馬塞克磁磚加以點綴,
天花板上有四個美麗的彩繪瓷盤,
分別代表著春、夏、秋、冬四季的太陽。

這個地方,
原本是設計做購物市集,
但因為圓柱間的回音效果極佳,
讓許多街頭藝人利用回音極佳的優勢在此表演。


高第的巧思,
讓最外面的景觀及視覺角度達到最佳效果,
所以圓柱看起來好像因為施工而歪歪的。

順著階梯往下走,
奎爾公園裡最大的賣點,
就是這個馬塞克變色龍和蜥蜴出口水;
真的好多觀光客一直和他們拍照,
要捕捉到和他們獨影的機會可是要等上好一陣子。

這隻彩陶拼貼的大蜥蜴,
幾乎等於高第、等於奎爾公園,
算是鎮園之寶。

大蜥蜴兼具了排水功能;
每當大雨滂沱時,
它的嘴中就會噴出由百柱廳流下來的水,
崇尚自然的高第偏好將大自然融入作品當中。

大圓盤是加泰隆尼亞的守衛神"變色龍"。

變色龍一樣兼具了排水功能;
不過看久了,
讓沒藝術天份的小紫錯覺它像"豬哥流口水"...,
真是太對不起高第的創意啦!

兩座超級可愛的小屋,
分別是守衛室和管理室。

屋頂是波浪型的陶磁片加上馬塞克拼貼裝飾,
屋頂上細高的螺旋型塔和十字架,
都是高第在建築上愛用的標誌。


奎爾公園,
有如蛋糕般的夢幻小屋、希臘式的百柱、馬塞克彩龍、變曲的座椅....,
與其他建築大大不同,
真是太酷了;
教人不由自主的為建築鬼才"高第"才能所攝服,
難怪奎爾公園人潮總是絡繹不絕。

能夠走馬看花地走進高第的大觀園,
也算是讓我大開眼界囉!

接下我們要參觀高第的另一項偉大建築"聖家族教堂(Sagrada Familia)"!


聖家族教堂,
1882年啟建,
但一開始的建築師與宗教團體意見不合而辭職,
改由高第接手,
因為高第不欣賞前建築師的設計,
將原先設計的新哥德式教堂改為加泰隆現代主義。

直到1926年高第去世,
經過一百多年,
至今仍然繼續建造,
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還未完工就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建築物。

教堂有東、西、南三個門面,
分別為"誕生、受難、和榮耀"門面;
東側誕生面以基督的誕生為題。
分別為"誕生、受難、和榮耀"門面;
東側誕生面以基督的誕生為題。

牆上的雕塑展現了由童貞瑪利亞懷胎到基督長成的故事,
雕塑風格花俏美麗,
讓看的人感受到一片歡愉、平安、快樂的氣氛。


繁複精緻的雕刻,
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柱底大海龜取材自中國的建築,
有長壽之意,
代表基督的永生。


西側的受難面,
雕塑線條簡單流暢,
彷彿是在跟我們訴說著民間疾苦。



榮耀門面。


聖家族教堂的設計完全沒有直線和平面,
而是以螺旋、錐形、雙曲線、拋物線各種變化組合而成這個韻律動感的神聖建築,
內部創意來自大自然景物,
教堂挑高的天花板樸素美麗,
彩繪玻璃簡單絢麗,
內部的樑柱雕飾靈感來自樹木的枝幹、枝葉和花朵,
......。

以完美、協調的手法呈現,
線條簡潔俐落,
令人激賞!

咱家老爺子拍了很多聖家族教堂內部的照片,
每一張都很壯觀美麗,
但對負責文字記錄的小紫而言,
實在無法用適當的文字語言將這些美好敍述給部落格的朋友們!


博物館位於教堂的地下室,
裡面展示告解室、雕塑品、和繪畫,
還有這座教堂的模型、平面圖和其建造工法,
將聖家族教堂介紹的非常透徹。

每個門面都建有四座鐘塔,
共計十二座,
分別代表耶穌的十二個門徒;
在建築的中央另有六座高塔,
其中四座代表聖經四福音作者(馬太馬可路加、約翰、聖母瑪利亞和耶穌);
所以整個聖家族教堂總共建造十八座高塔,
目前大概只完工五成,
預計全部完工還需要(((二、三十年)))吧!

聖家族教堂,
立面的巍巍壯觀,
繁複精緻的雕刻,
充滿無限的想像力,
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即便高第無法在生前完成他的巨作,
但他的精神卻傳承下來,
由更多藝術家繼續這份神聖的工作,
不同時期、不同建築師的個別風格,
見證了歷史風采;
聖家族教堂將高第的建築生命推向最高點,
所以絕對不能錯過!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