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下午的另一個重要景點是阿罕布拉宮(Alhambra),
位於格瑞納達(Granada)城外西南方的山崗上。

格瑞納達位於安達魯西亞省,
是北非摩爾人在西班牙的最後一個據點,
回教耐斯爾王朝的首都。
從哥多華出發,
到下一個景點的距離,
是這趟西班牙旅拉車最長的時間,
約末三個半小時,
中途在休息站停留。

和台灣的休息站沒有什麼二樣,
裡頭販售著"不太便宜"的糖果、餅乾、紀念品;
團員紛紛在這裡購買當地聞名的無花果,
可惜我吃了喉糖,
而無法嚐出無花果的美味而省下一筆錢;
反倒發現很有造型的名信片,
與一般方正的名信片不同,
有佛朗明哥舞者、汽車、花朵等造型的,
一張價格約末2歐元,
想閉著眼睛買下來,
卻因為咱家老爺子把零錢包放遊覽車上而作罷。

既然無緣花錢,
那就到休息站外頭等候團員們血拚完,
看看四周環境、風景、拍拍照也是很棒的紀念品。

其實寫到塞哥維亞、托雷多、哥多華時,
小紫曾多度無靈感,
甚至記憶無法與照片連結,
以致讓記錄文無法完整的收尾,
然而接下來的"阿罕布拉宮"也是有相同的狀況,
.....。

阿罕布拉宮,
最初是一座軍事堡壘,
直到1238年,
納斯爾王朝的蘇丹國王將這座軍事要塞改建為皇宮,
自此成為王室居所。
1492年,
西班牙伊莎貝拉女王與費南度國王光復這塊土地,
開始建設屬於天主教世界的建築物,
其中包括教堂與各修道院;
原本阿罕布拉宮也難逃改建的命運,
但它的宏偉建築及精緻作工,
讓伊莎貝拉女王與費南度國王都忍不住大為讚嘆,
因此阿罕布拉宮得以完整的保留下來。
之後,
卡洛斯五世更進一步拆除部分建築,
改建一座以自己的名字為名的宮殿,
使得這座以伊斯蘭文化為基礎的城池有著文藝復興的風格。

阿罕布拉宮在阿拉伯語是"紅色宮堡"的意思,
又稱為紅城,
是座集阿拉伯建築藝術精華於一身的宮殿建築;
因為西班牙觀光的人潮眾多,
為了讓古蹟不至於因人滿為患而遭受破壞,
所以限制每日參觀人數,
不管是團體或是個人觀光都必須事前預約。

格瑞納達是西班牙文中"石榴"之意,
因為在哥倫布靈柩旁,
費迪南手持寶劍刺穿石榴,
意指收復了由回教徒最後一個統治的王國"格瑞納達"。


從阿罕布拉宮入口進入後,
並不是直接抵達皇宮,
它共分為四個區域,
分別是納斯里宮、卡洛斯五世宮、城堡、軒尼洛菲庭園(御花園)。

從參觀的人數就可以知道阿罕布拉宮絕對是西班牙觀光最重要的景點與資產。

每一個入口都有嚴格的安檢,以及人數的管制。

軒尼洛菲庭園(又稱御花園),
建於14世紀的初期;
有高處天堂花園的美稱,
意思是"看盡一切的花園",
裡頭有許多的花草、迴廊和噴泉。

御溝園,
細長型的水道,
渠道二旁不斷湧出清涼的泉水,
在炎熱的天氣裡讓人不自覺得神清氣爽。

繼續再往前走,
有各式綻放的花朵相互爭妍鬥豔,
滿眼綠意。

讓人忍不住狂按快門。




技癢的老爺子怎會放過這機會,
大伙知道為什麼我們能拍出一萬多張的照片回國了吧!

皇宮裡頭的水都是從內華達山流下來的泉水,
興建時,
工程師就從六公里外興建水壩,
將渠道導入阿罕布拉宮供人以及農作物灌溉用,
留下來的水壩到現在都還在使用。

阿罕布拉宮實際上是一座由高牆圍起,
包含宮殿、清真寺、教堂等等的古城,
盤踞於山丘上,
往下可以眺望整片半山腰的美景。

在這裡可以遠眺格瑞納達市。

精美的木拼貼讓我愛不釋手,
但純手工的藝品價格卻讓人很怯步,
還是拍照留作回憶吧!

卡洛斯五世宮,
是卡洛斯五世為了不讓阿罕布拉宮專美於前,
在1527年以自己名字為名所新建的宮殿,
不過最後卻因為經費不足而沒有完成,
也是阿罕布拉宮唯一與伊斯蘭教風格迥異的宮殿。

皇宮正面大量運用古典的素材,
大型的石塊、愛奧尼亞式的羅馬圓柱、山形牆,
有文藝復興時期簡潔的風格。


宮殿裡面有著圓形的廣場,
分為上、下二層,
有32根圓柱環繞宮殿。

早期曾被充當成鬥牛場,
不過因為中庭的特殊造型設計,
現在每年夏季都會選擇在這裡舉行國際音樂會。

大批遊客,
是我對阿罕布拉宮最大的印象。

梅斯亞爾廳,
是官員的行攻區與法庭。


石灰樑柱上盡是雕工精細的可蘭經文。

黃金廳,
絕對找不到黃金;
上面的五扇馬蹄形窗戶代表回教五戒,
跨過正義門表示我們正準備迎接阿拉伯文化華麗、奢糜的震撼。

船廳。

柯瑪萊斯宮,
是蘇丹王會見大臣的地方,
因為水池旁種有桃金孃樹,
又稱桃金孃宮;
其中庭有一長方型的水池,
兩旁種植矮樹籬,
波平如鏡,
映照著宮殿與樹影,
巧妙的放大了整個對中庭的視覺,
營造出盛大的氣勢。

室外的亭台樓閣、水池、花園也別出心裁,
在在顯露出阿拉伯文化的美學特質,
因為美麗,
所以是個很吸引觀光客拍照的景點之一。

面對水池的北側是大使廳,
供蘇丹王接待外賓使用。

廳堂的天花板、牆面、窗戶、廊柱,
盡是繁覆細緻的藝術雕琢,
除了精湛工藝外,
宮間與光線的運用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

因為小紫的腦容量不如記憶體,
硬生生的刪掉了不少照片。

從阿罕布拉宮眺望著名的阿爾拜辛區是片白色流滿異國風味的山城。

阿罕布拉宮最著名的"獅子宮",
是穆罕默德五世第二次執政時所下令興建,
可以說是伊斯蘭教建築藝術的極緻,
除了宮殿本身的設計外,
獅子噴泉也是相當有名。

走進獅子宮,
只見迴廊四周被大理石圓柱環繞著,
124根大理石圓柱,
每支柱子的形狀也不盡相同,
圓柱與圓柱間頂部成馬蹄形拱門狀,
柱頂上方的花飾雕刻細緻,
是非常典型的阿拉伯紋飾風格。

中庭原有一座噴水池,
是水池與12隻獅子組合而成,
目前尚於整修中,
只留下四條水道,
石獅子暫時被移至別地放置。

位於獅子宮北側的是雙姐妹廳,
這裡是蘇丹國王嬪妃的居所,
八角形的天花板所鑲嵌的鐘乳石狀設計,
據說類似蜂窩狀格子超過了5千個以上,
被譽為伊斯蘭教建築最美麗的屋頂。

在夕陽餘暉的映照下,
阿罕布拉宮依舊,
但摩爾王朝已成追意。


雖然宮殿的細琢讓人大開眼界,
但這樣一個行程,
少說三、四個小時,
還真是有夠吃不消的!

小紫對西班牙錯綜複雜的歷史不熟,
對阿罕布拉宮也沒有太多期待,
但,
無處不在滿佈細緻的雕刻與圖騰,
令人目不暇給的各種建築與工藝,
真的讓我嘆為觀止,
在這也只能就手邊有限的資料和一堆照片粗略地介紹,
辛苦各位看眾,
如果覺得文章介紹的好、照片拍的美,
就不要吝嗇的來個((讚)))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