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秋末(第三次)終於確定,

這趟旅行,

"九份老街"並不是我們的第一站,

而是安排金瓜石的"黃金博物園區"。



從勸濟堂車場旁的小路漫步至園區

通過這座小橋就抵達囉!



黃金博物園區,

位於台北縣瑞芳鎮金瓜石的山城,

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與自然資產,

並且是台灣道座以生態博物館為理念所打造而成的博物園區;

園區佔地廣達五公頃,

主要館舍有介紹與展示礦業文化及黃金物理特性的"黃金館"、

讓民眾深入礦坑坑道體驗採礦情景的"本山五坑坑道體驗"、

展示金瓜石地區生態環境與地質礦體特色的"環境館"、

讓民眾欣賞優雅日式宮廷建築之美的"太子賓館",

當然還包括地質公園、黃金神社、茶壺山、戰俘營、黃金瀑布等人文生態地質景觀。



一進入園區,

就可以看到斗大的"金"字,

這一個字道盡曾經盛極一時的輝煌歲月及說不完的滄桑故事....。



到2009年底前捐當月發票,可免費參觀園區,

若額外要參加體驗活動(淘金、坑道、美學體驗)則需另外再付費。

 

購買好門票後,

工作人員會在你的手上蓋上一個朱印,

憑此朱印便可參觀園區內各館。



習慣出遊時寄張明信片回去給自己,

所以在園區內的金采賣店裡買了一張印有13層遺址的明信片(20元)。

 

體驗活動需要另外付費,

我們只選擇"淘金體驗",

每人100元,

剛好趕上11點半的淘金體驗。

 

結束淘金體驗活動後,

我們來到了"黃金館",

由昔日台灣金屬礦業公司辦公室整建而成,

藉以訴說金瓜石的礦業歷史與文化。



一進入館內就可以看到一整面用黃金打造的牆面,

"長河淌淌、爍爍流金"八個字刻畫在這金光閃耀的牆面上,

這面牆是由真的金箔製成,

工作人員還特別告知只能用看的,不能用手摸,

可以拍照,但不能打閃光燈。



接著是一條有關黃金歷史走道,訴說著有關黃金的起源與興衰。

 

一樓大部分是介紹金瓜石的黃金發現、本山坑道、礦脈的展示與當時採礦器具與相關文物。

 

二樓是以黃金為主題,

包括黃金的特性、製作時所需的工具及有關的黃金藝術,

當然還有一個打破金氏世界記錄的鎮館之寶"220公斤的999純金大金磚"。



記得新聞曾報導過"只要有人能搬的動這塊金磚就可以將它帶回家",

這麼一大塊金磚肯定是搬不動,

但來這裡的每個人都會想來摸一下當作紀念或是沾個好運氣,

希望買樂透時能中個大獎!





舊輕便車道。



 

當初運礦的鐵道還保留著。



園區內隨處可見的採礦車。

 

雖說到金瓜石一定要上黃金神社,

但....我已經邁入中年了,

還是別讓鐵腿更鐵腿啦!

 

沿著石階往下走。



金水特展室(原電話交換室),

實在不知道在展示什麼,

在這裡蓋了此趟旅程第一個紀念章。

 

金水特展室的斜對面是太子賓館,

於大正11年(西元1922年)落成,

原本是為了當時還是太子的昭和天皇視察金瓜石礦業所建,

但最後並未前來,

是台灣現存首屈一指的日式木造建築。

 

 

目前園區與台電合作,

開放金瓜石太子賓館外圍庭園的部份供民眾參觀。



這棟幽雅的日式平房有其相當的特色,

即便不了解建築之美,

光是這樣觀賞也會為它清新平靜的氣息給折服;

只是我覺得在外圍走走、拍拍照地,

沒有什麼特別多的感受,完全是走馬看花啊!

 

到礦工食堂填飽飢餓的肚子。

 

可以在金水廣場上欣賞表演、悠閒的聊天。



金水廣場旁有間郵局,

和全台唯一日式木造的金瓜石派出所,

據聞由林依晨和鄭元暢主演的偶像劇我的億萬麵包曾在這間派出所取景。

 

環境館,

於台灣光復後,

先後成為台灣金屬礦業公司、台電及瑞芳風景特定區管理所辦公室,

館內主要介紹金瓜石地區生態環境與地質礦體的特色。

 



環境館前的廣場有台採礦車。

 

往回走時,看見"本山五坑道",

它是為實現生態博物園區之理念,與台糖合作,

特地將舊有的本山五坑坑道重新整修,

開放部分路段,成為坑道體驗區,

體驗活動票價50元,

讓遊客能夠親身體驗實際的礦坑坑道,並對其工作環境有所進一步的了解;

因為時間之故,所以我們並沒有進去體驗,

有機會的話,可以進去看看,順便拍些照片紀念。

 

黃金博物園區開幕後,

已成為金瓜石最主要、最熱門的觀光景點,

但其實金瓜石還有很多較遠、較冷門的景點,

但以發展觀光的角度來說,

黃金博物園區兼具知性與休閒的功能,

雖然尚有很多改善空間,

但目前規劃的已很具完善,

來到金瓜石,別忘了到這裡走走!



黃金博物園區
22450台北縣瑞芳鎮金瓜石金光路8號
02-249628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