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1.16
因為班機提早到達,領隊家晨特別安排我們到維也納市區走走,
真的是"走走",因為維也納的商店大多九點之後才開始營業,
一路上,不是還未開店,便是才正在準備。
在Hofburg對面(隔環城大道)的是博物館區,
這裡的建築也很典雅,三個博物館建築群呈品字型包圍一個花園,
其中心為著名女王Maria Theresia的青銅雕像。
霍夫堡(Hofburg)外圍的城堡門(Burgtor),
1821-24年由Nobile所負責設計,通過此門就可以進入霍夫堡區。
霍夫堡皇宮,一直以來就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根據地,
也是整個哈布斯堡家族的行政中心,
甚至時至今日,奧地利總統仍在霍夫堡皇宮建築內辦公。
大約可以分為新、舊王宮、宰相宮、亞梅莉亞宮、
英雄廣場、國家圖書館、騎馬學校約18棟建築物,
但實在沒有太多時間逛完全部,也只能挑重點看囉。
廣場的四個立面分別建築於不同時期,
今日的霍夫堡皇宮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以文藝復興風格建造的半圓形新皇宮,
新皇宮前有個英雄廣場,兩頭矗立著尤金王子和將軍騎馬的雕像,
正中間頂部的奧匈帝國國徽金光閃閃 ,似乎訴說著往日的榮耀。
城堡內有馬車跑來跑去的,只是馬糞、馬尿的味道充斥在空氣中(嘆)。
舊皇宮廣場上是法蘭士皇帝雕像(拿破崙岳父),
1804年宣稱為奧地利皇帝,1806年宣告解散神聖羅馬帝國,
右側為舊帝國政府,現在是皇家居所展覽室。
建於1522年的瑞士人大門(Schweizertor)為舊皇宮的正門,
門上頭有哈布斯家族的金色雙頭鷹標誌,是整個霍夫堡最舊的古蹟。
建築轉角處也有石雕像,象徵著皇室的 "海權"。
半月形的米榭爾門盤據在上,是歷代帝王的冬宮,
霍夫堡大門整座建築屬新巴洛克式,強調開放及繁複的雕飾美學,
也是維也納兩條豪華大家的交會處,一是菜市場大街、一是紳士街。
格拉本大道走到底左轉,就可以看到奧匈帝國的皇宮。
柯特納大道幾乎90度相接的格拉本大道(Graben),
這一區幾乎都是行人徒步區;
這條路相當重要,
因為所有的精品LV、 Dior、 Burberry、Tiffany都在這條路上。
黑死病紀念柱建於1686年,
是巴洛克時期著名的雕刻品之一,主要是感謝上帝終結黑死病所興建。
維也納是奧匈帝國的首都,因此有相當豐富的歷史建築以及人文文化,
順著大道而行,就會看到史蒂芬大教堂,這可是維也納的代表性建築之一;
這教堂於1147年開始興建,到14世紀又進行大規模改建,而有今天的規模,
教堂高塔號稱有137公尺,爬上去可以俯瞰整個維也納,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沒有上去,只有在裡頭閒晃了幾分鍾。
雙塔是哥德式建築象徵。
其實教堂內部並沒有布拉格的聖維塔教堂富麗堂皇,
主要是因為絢麗的彩繪玻璃,不過高聳的內部也夠讓人敬畏。
在附近商家買了第一份戰利品-二張明信片(1.3歐元)。
步行去搭遊覽車,順便欣賞維也納市區的風光。
接著,我們準備至此次旅行的目的地-捷克。